2020年9月25日 星期五

第三天FB武藝提名挑戰12-3

 

你瞧這些白雲聚了又散,散了又聚,人生離合,亦復如斯。
金庸 - 神雕俠侶
借劍攝心、慈悲練劍 - 太極劍/三才對劍
劍是我國古代主要短兵器之一,被譽為“百兵之君”、“短兵之王,其動作輕快瀟灑富有韻律,不但可用於防身自衛,文人雅士還喜歡以舞劍作為鍛煉身體、陶冶情操以及借劍抒情。
中國的劍也被古人作為一種求神祭天的法器和斬妖驅邪的珍寶,劍為雙面利刃,也往往讓人望之生怯而產生誤解,現代人練劍除了是武術器械訓練入門的必修項目外,亦是做為修心養性提高專注力與覺察力的修練方法,劍為心境的延伸,持劍者應以意帶劍,劍隨氣動,隨時覺察身、心、靈的唯妙變化,借劍攝心、以慈悲練劍。
特此感恩傅崑鶴老師教導楊式傳統太極劍、鄭子太極劍、三才對劍。
楊式傳統太極劍簡介:
楊式傳統太極劍五十一式,隸屬楊式太極拳的延伸,其動作要領都和楊式傳統太極拳一致的,演練時要求柔和緩慢、圓活連貫、虛實分明、輕靈沉穩,在技擊上講究以柔克剛、以迂為直、捨己從人、後發先至。 此外,不但要“以心行氣,以氣運身”,還要“以身運劍,劍神合一”,在劈、點、挑、刺的瞬間,可以適當加快速度,顯得更有氣勢,如果用長劍穗,還要考慮劍穗運轉的靈活性與美觀性,既要運劍又要運穗。
楊式太極劍亦稱“十三勢劍”,是以抽、帶、提、格、擊、刺、點、崩、攪、壓、劈、截、洗十三字劍法命名的,十三式以八五之數配八卦五行,實際劍法並不限於十三字、楊澄甫宗師曾形容楊式太極劍:劍氣如虹、劍行似龍、劍神合一、玄妙無窮。
鄭子太極劍簡介:
鄭子五十四式太極劍是五絕老人鄭曼青大師,緣自太極拳哲學、醫學、力學精義,續闡揚太極拳道,自傳統楊式劍法中稍做變化而成,其動作迅速敏捷,步伐轉換輕靈,劍法鬆柔沉穩,神形內斂、柔和緩慢、圓活連貫、虛實分明,易記易學,亦可運用沾黏連隨不丟不頂練習雙人對劍,非常適合熟悉鄭子太極拳功架的愛好者,對於精進拳道之進階訓練。
三才對劍簡介:
三才對劍屬於內家劍,民國初年由李景林老師創編,三才即天才、地才、人才,該劍理論深邃,融合了道家的陰陽學說和天人合一的理念。
三才對劍是一種融合少林劍與太極劍特點於一身的劍法,套路流傳於民間,觀賞性和技擊性都很強,但是會練這種劍的人卻不多,三才對劍比太極劍快,但比少林劍慢,剛柔相濟,需要舞劍者雙手交替舞劍,劍花讓人眼花繚亂,舞劍者閃轉騰挪,身形快而不亂,劍法淩厲而舒展,透出一種寒氣逼人的美。它吸納了以剛見長的外家劍少林劍的特點。掌握精髓後,習劍者不但有劍時可以攻防,無劍時拳劍相通,也可以達到健體防身的目的。
影片欣賞:
方祖豪2016世界盃太極拳錦標賽太極劍競賽記錄
方祖豪2020鄭子太極劍練習紀錄
方祖豪2017三才劍單練紀錄
方祖豪2016全國樂活盃楊式太極劍競賽紀錄片
方祖豪 、劉素玉 ,2014楊式傳統太極劍表演記錄
方祖豪2019舞花劍練習
我們兒時都有一個武俠夢 ~
為了保家衛國、濟弱扶貧,求學階段分別接觸空手道、柔道、角力、螳螂拳,從軍期間又學習了跆拳道、擒拿術、自由博擊;惜年少輕狂迷五術、玩樂器、瘋潛水興趣過於廣泛,均未能好好珍惜機緣深入武術的專研,時值壯年緣份具足參加時中學社鄭子太極拳訓練班,在上課的第二週就懊悔不已:「這麼好的東西,為什麼這麼晚才知道」此後ㄧ頭栽入我的太極人生,冬去春來轉眼十餘寒暑已逾耳順之年,壯年習拳少了年輕人的精力與爆發力,但卻多了歷經歲月滄桑粹練的覺察力,只有肯深入參悟太極的人,才能真正體驗太極所帶來的「好」,舉凡太極與待人接物、做人處世、工作、生活、養生、技擊、休閒、美學、禪修、茶道、射藝、琴藝、登山、慢跑、潛水 ...... 的關係,從此太極與我的生命幾乎密不可分;藉此感恩生命中的貴人、善知識關愛與提攜,因太極而跨越無明籓籬,豐富自在生活的資糧。
我即將挑戰連續12天釋出一些武術生活中的圖片、視頻或是學習武術難忘的經驗,12天內我也將提名一至二人接受同樣的挑戰,透過武藝生活分享,讓更多朋友瞭解武術的美好。
玉捨齋太極禪道場‧太極茶人‧方祖豪
※ 感謝楊式太極同門師兄弟「武勁太極郭宏志老師」提名推薦。